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姚铎俟教育

关心教育,主要是社会、学校、父母的事;其实也是你、我、他的事。

 
 
 

日志

 
 
关于我

做平凡的教师,干非凡的事业。本博客收集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并做了详细的分类,本博客还撰写了大量原创性文章,希望朋友们喜欢。

“瓦伦达心态”的教育意义  

2012-11-04 11:54:08|  分类: 教育随笔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前一讲讲到“登门槛效应”。它告知人们,每一个人都有进取心,一旦我们获得某一层次的能力(或者接受并完成他人给的某一层次的要求),那么我们心底里就渴望获得临近较高一层次的能力(或者我们就能够完成临近高一层次的要求)。在教育学上,构建主义理论把已经获得某一层次的能力和临近较高一层次的能力合并称为“最近发展区”。完成一件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例如学习,“登门槛效应”启示我们,必须分解目标,得寸进尺,循序渐进地逐步实现。

       渴望成功的人们,在“吉格勒定理”的心理效应下,一般都能树立崇高的理想目标。当他们与崇高的理想目标不远时,关注的目光多了、他人的期盼多了,于是心态极容易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原来的“坚守目标奋勇前进”变为“眼望目标患得患失”。后一种心态称之为“瓦伦达心态”。关于此,有着这样一段精彩故事:

       “瓦伦达家族”是一个世界知名的空中飞人马戏班,在钢索上做叠罗汉表演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二十世纪50年代,这个家族的族长瓦伦达更是以绳索平衡闻名,他走了一辈子钢索,从没有失手过,他就是一个天生的“空中飞人”。瓦伦达有一次交谈成功经验时说道:“我走钢索时从不想到目的地,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诚心诚意地走好钢索,不管得失。”

       走钢索是瓦伦达的爱好,也是瓦伦达的人生理想。在这个人生理想的努力中,他想到的仅仅是“脚下”,关注的是工作的过程。特别是他已经较为闻名时,他人的目光和期盼还不入他的“法眼”,因此每一次表演都精彩而成功。

       最后一次,预先知道定有亿万电视观众期待的表演,瓦伦达终于突破不了“名望”的羁绊,一改一贯的心态,还没有表演,自言自语“这一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表演开始了,瓦伦达在亿万目光的期待下失足身亡。

       事后,不无懊悔的瓦伦达妻子说:“我知道这次一定要出事。”可见,“名望”这东西,不是好东西,它往往成为杰出人士的寿衣。

       瓦伦达一辈子的辉煌和最后一刻的失足身亡,促成人们把“不专心去做某事而过度关注这件事的意义,患得患失的这种心态”,叫做“瓦伦达心态”。

       我们说,某人“得意忘形”,某人“骄傲自满”,实际上都是“瓦伦达心态”在作祟。这些人经不起些许的成功,受不了些许的成绩,更经受不了他人的夸奖和赞扬。这种人必定要遭受瓦伦达之劫的!如果他们不转移“关注”的目标——重视的是结果不重视过程,那么他就必定在小成就后面紧跟失败的“根头”。长期以往,陷入“塞里格曼效应”的危险也自成必然。

      重结果轻过程的当前教育,促使众多优秀孩童感染瓦伦达心态。这样的教育,能培养真正的杰出人才吗?钱老之天问,实际上是有着明确答案的设问!

      谈论目标问题时,我提出“动态化目标”之必要。此刻我还要讲,当我们接近或者实现了起初的理想目标时,适当地放缓更高目标的追求,学会做人生的减法运算。下一讲将谈到有关此的“奥卡姆剃刀定律”的教育意义。

 

      附:心理效应的教育意义

    

  评论这张
 
阅读(471)| 评论(14)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