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姚铎俟教育

关心教育,主要是社会、学校、父母的事;其实也是你、我、他的事。

 
 
 

日志

 
 
关于我

做平凡的教师,干非凡的事业。本博客收集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并做了详细的分类,本博客还撰写了大量原创性文章,希望朋友们喜欢。

“跨栏定律”的教育意义  

2012-12-03 11:10:42|  分类: 教育随笔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开篇讲心理效应的教育意义,提到的是“塞里格曼效应”。塞里格曼指出,当一个人屡遭打击,可能产生“习得性无助”。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必须建构动态化的目标,充分发挥“登门槛效应”——小阶梯,节节高——享受小成功的喜悦,避免“习得性无助”。然而,万事万物总是相对的,而且是辩证统一的。今天所讲的,似乎是“逆道而行”,却能成就更伟大的辉煌!需指出,本讲不是从个体心理品格角度阐述,而从社会心理品格论道。前一讲提到“皮格马利翁效应”,它告诉我们,“满怀期待”和“深情欣赏”每一个人内心处所潜藏的“优秀作品”,那么这些作品就能真实地呈现。本讲就顺着这个思路,指出人们内心深处最伟大的作品是——神奇的“补偿效应”。

       有一著名外科医生,叫做阿费烈德。他在解剖尸体时,发现一个古怪的现象:那些患病器官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糟糕,相反在与疾病的抗争中,为了抵御病变,他们往往代偿性地比正常的器官机能更强。带着这个发现,他观察生活着的人们,也获得惊奇地发现:一些人之所以走上艺术道路并最终有所成就,原来大多数受了生理缺陷的影响,缺陷不是阻止了他们,相反促使他们走上了艺术道路。

      实际上,阿费烈德的发现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例如盲人的听觉、触觉、嗅觉都要比一般人灵敏;失去双臂的人的平衡感更强,双脚更灵巧等等。这似乎是上天安排的:一个人的某种缺陷却成全了他的某种成功。

       是的,这就是上天雕塑在活生生的人体中的神奇作品,类似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样,值得我们驻足欣赏。

       阿费烈德的发现用通俗的语言,可以表达为“跨栏定律”——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往往取决于他所遇到的困难的程度。

       然而,人的心理十分微妙,在体育训练场上,竖在我们面前的栏杆,我们总是不能跳过;而在深山野林中,被野兽追赶,或者追赶猎物时,更高的“栏杆”也能一跃而过。

       这种“微妙”之处,是不是值得教育工作者去品味呢?笔者从这些“微妙”处获得启示是:

       第一,摒弃我们世俗的眼光,也抛却我们虚伪的同情,用平常心去看待“弱者”,或许这是对“弱者”的最真诚的尊重。

       第二,看待一个具体的人时,采用文学性的目光去欣赏,人与人没有弱者和强者之别,每一个人都有值得其他人欣赏的作品。

       第三,不要为了训练而训练,最好的训练场所是大自然。训练的驱动力永远是发至内心深处的“抗争”力量。

       赞美他人,赞美自己一样地赞美他人;欣赏他人,欣赏自己一样地欣赏他人。这话说得不错。但博主提醒,不要由此演变成“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下一讲再谈谈与此有关的“投射效应”的教育意义。

 

附:心理效应的教育意义


 

  评论这张
 
阅读(343)| 评论(1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