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姚铎俟教育

关心教育,主要是社会、学校、父母的事;其实也是你、我、他的事。

 
 
 

日志

 
 
关于我

做平凡的教师,干非凡的事业。本博客收集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并做了详细的分类,本博客还撰写了大量原创性文章,希望朋友们喜欢。

引用 【引用】张志勇:追求教育的自由   

2012-02-25 23:16:41|  分类: 他山之玉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有人说,不能戴着镣铐跳舞。其实,人的自由是有边界的,这就是“随心所欲不逾矩”。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永远要戴着镣铐才能跳舞。就教育的自由而言,教育人必须戴着三根“镣铐”跳舞,这就是法规、规律和科学。你只有遵循了法规,掌握了规律和科学,你才能成为自由的教育人,才能获得教育的自由,实施真正自由的教育。

一、教育思想是朴素无华的

教育思想是对教育发展规律的真理性认识。我个人认为,真正的教育思想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基于自身的教育实践。教育思想有自己的根,这个“根”就是自己的教育实践,离开了自己的教育实践,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思想具有内生性。

二是对教育现象的独特认识。教育思想不能长在别人的脑袋上,不是对别人思想的照搬。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思想具有独特性。

三是对教育的真理性认识。教育思想必须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是对教育现象的科学认识的外在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思想具有真理性。

四是教育思想具有实践性。作为教师,自己的教育思想必须贯穿于自身的全部教育实践;作为校长,自己的教育思想,必须获得每位教师的内在认同,并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全过程。

最后,我还想强调的是:教育思想是朴素无华的,从语言到内涵,都是简洁的,易于理解的,能够实践的。

二、把握“以人为本”的教育意义

从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产生与发展看,欧洲长期有一个黑暗的中世纪,是神权至上的时代,或者说,是神统治人的时代。文艺复兴思潮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解放,人成为核心,人是至高无上的。

从我国历史发展来看,统治阶级历来强调民本思想。“邦以民为本”,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唐太宗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为避皇帝的讳,“以民为本”就成了“以人为本”。但无论是“以民为本”,还是“以人为本”,强调的都是如何处理好统治者与老百姓的关系,以维护统治者的统治。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中心主义开始形成,在处理人与物的关系时,强调人为本,“物”为人服务。

透过上述人类思想发展的简要梳理,有助于我们科学地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以人为本”的教育意义:

一是在处理干部与教师的关系上,要坚持全心全意为广大教师服务的理念,千方百计地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让每位教师都能享受到教师职业的幸福。

二是在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教师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树立为学生服务至上的理念。

三是在处理人与物的关系,学校的一切办学条件都应该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服务,尽最大努力杜绝教育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四是要坚持培养人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点

三、校长之卓越不在专著

名师、名校长的成长,离不开研究。我不反对搞研究,不仅不反对,而且主张必须搞研究。问题在于,我们不能为研究而研究,研究不是目的,而是探索教育发展的规律。在我看来,研究的成果——发表的文章,出版的专著,都不是名师、名校长优秀或卓越的标志。我个人认为:名师、名校长的卓越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卓越的思想。名师名校长之名,名在“思想”。时光流转,岁月穿梭,什么都是过眼烟云,只有卓越的思想可以横跨时空,穿越历史。

二是卓越的实践。一位名师、名校长,他的创新实践,就是能够为教育界提供一个又一个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创新案例。

三是卓越的学生。什么是卓越的学生?具备公民素养,具有创新人格,能够奉献社会的学生。

四、教育之爱是有层次的

我总觉得,大多数老师对教育之爱的理解还处在较浅的层面上。我认为,教师在实施爱的教育时,应该处理好四个关系,追求四个层次的“爱的教育”。

处理好学生与课堂教学的关系,让学生喜欢课堂教学,这是“爱的教育”的第一个层次。这种“爱的教育”,大都处于感性层面,还缺乏深刻的情感支持。

处理好学生与学科的关系,让学生喜欢自己教授的学科,这是“爱的教育”的第二个层次。必须让学生在学科学习中产生高峰学习体验,也就是积极的学习成功的激励。

处理好师生关系,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自己,这是“爱的教育”的第三个层次。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家庭、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心灵,让孩子感受老师的爱,理解老师的爱。

处理好学习与人生的关系,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热爱学习,这是“爱的教育”的第四个层次,也是最高层次。优秀的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更关注学生的人生。教师必须在教书的同时,承担起育人的责任,引领孩子对学习、对教育产生深刻的兴趣。

五、超越传统课堂教学时空

长期以来,人们都把课堂教学看作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今天,学校教育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要求我们必须超越传统的课堂教学时空观。

一是要树立大教育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校教育的小时空,更要关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大课堂。一位教师,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要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家庭教育,引导家长科学地对待自己的孩子。

二是要树立大课程观。自己所教授的课程,不仅体现在教材中,更体现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学科学习与实践性学习应该并行不悖。

三是要树立大学科观。教师对学科和知识的认知与教学,要超越传统的学科界线,善于在跨学科或者学科交叉地带引发学生的学习与探究兴趣。

四是要树立大时空观。优秀教师所关注的教育时空,绝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还包括课外、校外,包括实验室、实践教育基地,等等。

五是要树立大教学观。优秀老师所关注的教育教学形式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还包括课外活动、生活实践、自主读书、社团活动……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我们主张教师树立新的教育教学时空观,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像一些地方存在的那样,人人通过布置大量的作业去抢占学生的课外时间,而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和学科学习的兴趣、习惯与方法的培养去引领学生的学习。

、“用教材教”的四个层次

大家都在谈,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主张,就是要从过去的“教教材”变为现在的“用教材教”。那么,到底什么是“用教材教”?在我看来,“用教材教”的根本要义,在于改变过去“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知识中心教学观,进而追求依据课程标准,用适合学生学习实际的材料组织和实施教学,促进学生实现基于学科教学的全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用教材教”有以下四个不同的层次:

一是用现成的教材教。目前大多数教师仍然处于这种水平,其典型表现就是特别强调备教材。

二是用改造的教材教。这是一些学校正提倡的做法,其典型表现就是强调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学习实际,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或调整,或补充,或改造,等等。

三是用整合的教材教。这是少数优秀教师的做法,就是依据课程标准,精心研究各种不同版本教材的优劣,结合自己的教学优势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扬各家教材之长,对各种版本的教材进行整合。

四是用自己的教材教。这是西方发达国家通行的做法,而在国内却是极少数杰出教师的做法。

“用教材教”的根本意义,在于树立真正的课程观,跳出过去教材的束缚。课程标准高于一切,用什么教材、材料、资源教都行。只有如此,教师才真正拥有了教育的自由,才能实施自由的教育,才是一位真正的教育自由人。

来源:2012-02-24现教传媒网—现代教育报 作者:国家督学、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 张志勇

  评论这张
 
阅读(232)|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