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姚铎俟教育

关心教育,主要是社会、学校、父母的事;其实也是你、我、他的事。

 
 
 

日志

 
 
关于我

做平凡的教师,干非凡的事业。本博客收集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并做了详细的分类,本博客还撰写了大量原创性文章,希望朋友们喜欢。

班级制度制定中常见误区类型  

2013-11-07 15:07:47|  分类: 教育随笔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班主任管理班级,就班级制度的制定工作,常见以下几种误区类型:

1、抄袭拷贝型。

这类班主任,表面上是懒汉班主任,实质上是教育理念落后能力欠缺型班主任。不信,我们去采访这类班主任,问他:你所带班级制定了怎样的规章制度?他的回答非常简单,就是最常见的几个方面:上课迟到了怎么办、课堂违纪了怎么罚、不交作业如何整等等。但是,张贴在班级教室墙壁上的班级规章制度却不止这些,有的多达几十多条,除了口号型制度,就是惩罚条例。再认真阅读一下,将会发现,原来是网络上拷贝下来的!

这类班主任所带的班级,开学后将很快步入“正轨”,看似高效。但是,略作调查将得出结论:这些制度形同虚设,几乎没有一条能够得到落实。有些同学出现违规违纪,都是班主任临时处理,要么一通数落,要么一口大骂,要么通报家长,要么停课反省。这类惩处并非不可,正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问题本质在于班主任的做法缺乏连贯性,太过随意性。遇到莽撞型学生,很可能与教师硬顶;对于狡猾型学生,则给教师“留面子”而“软顶”——当面接受教师一切批评与惩罚,完事后依然如故。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批评完转身就要离开,学生在背后来一个“轻蔑一笑”……

2、权威决定型。

这类班主任跟上一类不同,他们不仅工作勤勉,而且能力很强,深具威望。

首先,他们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常规工作烂熟于心;其次,他们对各种类型的学生多有研究,分析判断精准;第三,他们对学生后续行为具有预见性。

显然,这类班主任是大家眼中的优秀班主任,更是领导眼中的优秀班主任。既然得到大家广泛认可,自然就有很高的威望,而这种认可也就很自然的强行进入学生的认识里。

果不其然,学生进班不久,他就指定了得力干将,而且干将深受其他同学佩服。紧接着,宣布了极富执行力的班级规章制度,为班干部管理班级增添制度支持,班干部开展工作如虎添翼。

事实证明,这类班主任非常适合管重点班,其制定的班级制度对重点班学生的约束力非常强,课堂纪律好、学科成绩优秀、任课教师喜欢、校领导赞赏、家长满意。

但是,这类班主任眼里只有成绩,没有学生。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有了成绩也就有了一切,也能在这一光环下掩盖学生其它一切问题。

一旦他的学生升入更高一级学府,逃离了他的权威束缚,那么学生就不能自控,易陷迷途、无法自拔、缺乏后劲、前途堪忧。

编者所在学校高中部的生源地有一部分来自本校初中部,还有一部分来自近邻初中学校。向来,我校初中部管理相对宽松,而近邻初中学校管理森严。这两部分生源的中考成绩都不错,而且后者略有优势,但是到了高三,学习成绩就出现了分化,前者后劲很足,而后者少有拔尖,不少还出现一落千丈的现象。招生处一位干部对编者指出,来自近邻学校的某某高分学生在高一时,学校历经万般口舌挽留(据说另一兄弟学校试图重金挖走)了下来,但到了高三成绩竟然落到了年级末流。

3、绝对民主型。

这类班主任,表面上看去是民主观念很强,实际上与软弱无力的性格有关。近年来,学生暴力针对教师的现象时有报道。此外,学生心理承受力下降,面对教师略微严厉的训诫或者较重的惩戒,就可能走极端。

时常听闻此类报道,很多班主任放弃了自己的管理权,特别是批评权。但是,学校又绝不允许班级纪律松散、学风下滑、成绩落后。怎么办呢?于是班主任发明了:学生管学生,学生“斗”学生的办法,美之名曰“民主管理”。例如某一个学生晚修时间时常闲聊,影响班级学习效率,于是全班同学投票决定:是否需要停止该生在校晚修的权力。如果大家同意留下该生在校晚修,那么影响全班学习效率,同学们自己承担相应后果;如果大家不同意留下该生在校晚修,那么为了保全全班学习效率,该生只能接受大家的决定。

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有效,尽管牺牲了少数学生在校学习的权力。但是,从理论上,这可能导致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民主暴政。当然也有“失效”的情况,那就是违纪学生不接受同学们投票决定。这时教师脸面很有可能荡然无存,最终出现管理危机。

4、穷以应付型。

这类班主任,全局观念淡薄,规划能力薄弱、预见能力很差。在班级管理中,没能制定成型的、系统的、稳定的班级制度。每当学生出现某一问题,随意做出一个惩罚性决定,并把这个决定上升为全班“法定条例”。一般情况下,基于教师尚存的权威,这些条例还能发挥一定作用,但时效性非常短暂。很多时候,班主任自己都忘记了曾经口头制定的规则;也有部分学生胡搅蛮缠,不承认班主任曾经制定过相应规则。

以上各种类型,实际上具有共同特性:那就是预防、阻止、惩戒学生犯错,只见管理,不见教育。

我们提倡班主任引领班级形成富有个性的班级文化,为同学们三年成长阶段享受“自我文化”的洗礼,培养民主意识、塑造集体观念、形成独立思想、锻造主人翁精神。班级制度作为班级文化的主要内容,不仅仅要发挥管理价值,更要彰显教育意义。

  评论这张
 
阅读(761)| 评论(7)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