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姚铎俟教育

关心教育,主要是社会、学校、父母的事;其实也是你、我、他的事。

 
 
 

日志

 
 
关于我

做平凡的教师,干非凡的事业。本博客收集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并做了详细的分类,本博客还撰写了大量原创性文章,希望朋友们喜欢。

坚持与希望  

2015-11-06 15:58:08|  分类: 班级日志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题记:谨以此文献给曹伟康同学以及全体抚州一中高二(20)班同学。

坚持与希望

在欣赏周记中,有一句话吸引了我——“不是因为有了希望才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有了希望。”

这篇周记的作者,曹伟康同学,建议升级为班级名言,我即刻决定采纳这一建议。

我为什么如此喜欢这句话?分析起来,这句话虽然不是我说的,但好像也是自己种出来的一样,因为它如同果实,是在我的内心土壤里生根,发芽,成长,开花,最终长出来的果实。

我回想起了5年前,研究生就要毕业的那年,我去了很多地方,很多学校应聘教师工作。到了杭州,到了广州、到了惠州、到了温州、到了宁波,拢共有十多个学校,一次次的应聘,却是一次次的失败。

在这个艰难过程中,我自己安慰自己,鼓励自己,耐不住寂寞就写博文,最终写成了《2010年教师应聘——思想录》(http://liudaming83921.blog.163.com/blog/static/4584447820106554748351/)。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也不免调侃自己,叫做屡战屡败。我的资深博友,看了我的文章,纠正了我的说法,他认为叫做屡败屡战更贴切一些。

是的,资深博友如此调换次序,实际上就是强化我的“优点”,帮助我把优点显性化。我的优点是,历经多次失败,失败并没有把我打倒,相反,却使我越来越勇往直前,我就像是一头打不倒的倔驴。

我的导师了解我找工作的情况后,找我聊天,暗示我改变志向。他的暗示是有一定道理的,我的普通话不标准,在他看来,我不是一个能靠嘴吃饭的人。导师要我去往哪里呢?他建议我继续深造,考博士。

说句心里话,在导师的指导下,我的科学研究工作还算胜利,毕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我也坚信,如果致力于去考博士,考取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博士生涯也能顺利毕业。

但是,我对自己研究能力有一个评估,这个评估个人认为是符合实际的。我有一定的研究能力,而这个能力只停留于小打小闹上,要做出开创性的研究工作可能性极小。

也就是说,如果我博士顺利毕业,至多在一个四流本科院校谋一个职位,而且一辈子做自己不是十分感兴趣的工作。如此碌碌无为,平庸一辈子,读这博士,不如不读。

于是,我没有接受导师的建议,而是继续寻找我热爱的工作——中学教师。

教师,是一个靠嘴吃饭的职业吗?我认为不是,相反,我坚信,教师是一个需要用心的职业。有一位教育家大概说了这样一段话,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就是一个灵魂去触碰另一个灵魂。

也就是说,普通话不标准,不是教师最要紧的缺点,相反,我有教师最需要的优点——有心、耐心、用心。

如此思考,并不能改变现实,接受我应聘的考官们,不一定赞同我对教育的看法。也就是说,希望对于我来说,依然是渺茫的。

希望如此渺茫,怎能推动我一如既往地努力呢?

是的,不因希望而坚持,而坚持就会拥有希望。滴水穿石,不就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明吗?

十多次的失败,最终迎来了成功。我成功地应聘为抚州市第一中学的教师,一个市级中学,省重点中学,百年名校。

原高一(26)班,现高二(20)班的同学们,从我校的升学率来看,从你们中考分数来看,你们中将有不少同学是无望考取理想大学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希望”作为持续努力的动力,那么或许我们将在半路中停止脚步。

那么,我们何去何从?曹伟康同学,给我们确立了方向——请持续你的脚步,只要我们坚毅地行走在路上,希望就会向我们招手!

希望老师的经历,能够启迪你们勇往直前!

  评论这张
 
阅读(670)| 评论(2)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