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高一(23)班的班主任,在自己的博客上公开班级日志,有些忐忑!怕自己满腔热情,会被一天天抹去;怕自己满腹经纶,会被一个个耗散。今天整理新教室,发现有近二十张桌子的桌面中央,抠了一个方块形的小洞。同学们在桌面上抠小洞作何用?作为教师是清楚的,但是一个班竟然有这么多桌子有这样的洞眼,着实让我这个班主任感到退缩后怕!
我校是百年名校,有很多班主任工作做得非常的优秀,这些优秀班主任有一个共同感受:现在学生难教,而最最难的是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形成有效合力。正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有家长来电话了,要我准假,她在明天就要回外地工作了,孩子想送送她。但也就是在今天下午,孩子她家长与我交流时说:“我最怕日后孩子依恋我,离不开我!”电话里我跟家长对话:“我们班主任最怕这样的家长,那就是家长自己的想法被自己的做法推翻了。”这段最真实的案例,不仅仅支持了前面优秀班主任的观点,并且说明为什么会如此的原因?不是家长不懂事,是家长自己管不住自己的情感,这种情感在大多数时候转化为了错误的教育方式。
优秀班主任还说到这样一个案例:母亲对孩子说,“我管不了你,你滚出这个家门,有本事不要回来!”孩子回敬说:“我没钱啊,你把你的卡给我,我立马消失!”母亲听了,拉出了一张卡甩给了孩子,说“滚,滚,滚得越远越好!”这段对话是孩子在校违纪后把家长叫到学校商量教育对策时说的。家长说这段话的目的是告诉班主任:这孩子我也管不了,你爱管不管!这个案例给我两点启发:第一,在交流中,班主任要抓住家长不良教育做法,点化家长纠正不良教育。例如,这个案例中母亲不该给孩子卡,而是送个孩子这样一句话:“有本事,就要不靠父母的血汗钱也能生存下去!”第二,家长要明白,一旦孩子在校未能服教,那么一定是自己在教育上出现方式方法问题,有必要跟班主任交流沟通,找到问题的根源,纠正自己的不良做法,而不是一味地把“破罐子”甩给班主任——要想,你不要的破罐子能在班主任手上成为“好罐子”吗?
写到这里,我真心希望,电话里的家长能够抑制自己的感情,纠正自己的不良做法。我更希望所有家长在日后,都能与我取得有效沟通,整合教育力量,家长和教师互相补台。唯有此,我对本班教育,信心更加足也!
这个日志收集库,就是要起到我与家长的有效沟通,我相信孩子他(她)家长能够理解我支持我,真正实现教育力量的整合!
2011年8月26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评论